颜真卿(709年—784年8月23日),字清臣,小名羡门子,别号应方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祖籍琅玡临沂(今山东临沂)。颜师古五世从孙、颜杲卿从弟,唐代名臣,杰出的
书法家。颜真卿书法精妙,擅长行、楷,创“
颜体”
楷书,与
赵孟頫、
柳公权、
欧阳询并称为“楷书四大家”。又与柳公权并称“颜柳”,被称为“颜筋柳骨”。又善诗文,颜真卿著有《韵海镜源》、《礼乐集》、《吴兴集》、《庐陵集》、《临川集》,均佚。宋人辑其诗文为《颜鲁公文集》15卷。
颜真卿的书法初学
褚遂良,后又得笔法于张旭,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。他对二王、褚遂良等书法都进行深入研究,吸取其长处,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,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。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“颜体”,与柳公权并称“颜柳”,有“颜筋柳骨”之誉。他的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,境界自然瑰丽;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,境界自然雄健;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,境界自然阔大。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,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,方中见圆,具有向心力。用笔浑厚强劲,善用中锋笔法,饶有筋骨,亦有锋芒,一般横画略细,竖画、点、撇与捺略粗。这一书风,大气磅礴,多力筋骨,具有盛唐的气象。他的行
草书,遒劲有力、真情流露,结构沉着,点画飞扬,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。他融合“太巧若拙”、“见素抱朴”的美学思想于书法,发挥到极致,“纳古法于新意之中,生新法于古意之外”,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创造了一个独特的
书法字体,并缔造了一个至真至美的艺术境界。谈及他的书法,尤其是楷书,开启了唐楷书风的一代先河。颜真卿的
行书遒劲郁勃,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,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,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,故而被后世誉为“天下第二行书”。在艺术审美上,颜真卿变魏晋禅意式的自然与空灵为儒家的务实与理性,以一种不加雕琢的古朴与浑厚,映射出其书法艺术实事求是、光明磊落的浩然之气。他纳襟怀于书艺,创立了一种宏博正大、以实为美的新标准,极大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内涵和形式美,使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向多元化。
颜真卿一生书学境界的历练,大略有三:
第一境界:立坚实骨体,求雄媚书风。
在五十岁以前,可以说是第一境界的历练。作品有《郭虚己碑》、《郭揆碑》、《多宝塔碑》、《夫子庙堂碑》、《东方朔画像赞》和《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》等。
第二境界:究字内精微,求字外磅礴。
从五十岁后至六十五岁,可以说是第二境界的历练。在这一过程中“颜体”形神兼具,已渐成熟。其间作品有《金天王庙题名》、《请御书逍遥楼诗碑额表》、《鲜于氏离堆记》、《磨灭记》、《颜允南碑》、《韦缜碑》、《臧怀恪碑》、《郭家庙碑》、《颜秘监碑铭》、《颜乔卿碑》、“逍遥楼”三字、《殷践猷碑》、《张景倩碑》、《元子哲遗爱碑》、《宝应寺律藏院戒坛记》、《麻姑山仙坛记》、《小字麻姑山仙坛记》、《大唐中兴碑》、《颜含大宗碑》、《宋广平碑》、《重建颜含碑》和《八关斋会报德记》等。
第三境界:臻神明变化,与生命烂漫。
在六十五岁以后的十多年中,可以说是第三境界的历练。书法筋力丰厚,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。从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,一日有一日之进境,一碑有一碑之异彩。此时期的作品有《元结碑》、《干禄字书》、《竹山堂联句》、《妙喜寺碑》、《颜杲卿碑》、《李玄靖碑》、《颜勤礼碑》、《马璘碑》、《颜家庙碑》、《颜氏告身》、《奉命帖》和《移蔡帖》等。颜书在老辣中富有新鲜活泼的生机,在疏淡中显示质朴茂密的风神,在笔锋得意处显现功力的炉火纯青,在圆润丰腴中透露自己的豪迈气度。
本字体是书体坊颜真卿颜体简体书法字体。